“哦,说来听听。”
100万罐罐头完工以后,厂里暂时没有别的生产计划,外加腌菜厂又兼并了过来,足足近700号工人,总不能一直闲着吧。
不能闲着,都去炒辣椒吧!
至于配方,“张东官的秘密菜谱”里就有,李信只需稍作改动,就能进行工业化生产,而且味道一点儿不差。
搞得好,养活厂子不成问题,甚至李信多投点精力,说不定还能弄出一家“老干爹”来。
于是,李信请求道:
“我们厂里长期需要从川贵收购优质辣椒,在运输方面,许处长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吗?”
“我值当什么事儿呢。”
许红升一拍胸脯道:“只是运输辣椒的话,好办!这事儿,我们会和铁路部门协调好的,李厂长就放心交给我们吧。”
“那就麻烦您了......”
有着调剂中心的帮忙,新厂的辣椒酱生产工作很快步入正轨,并投入市场。
反响的话,还算不错。
当然效益,肯定不能跟茄汁焖豆罐头比。
毕竟这会儿大家都不富裕,能舍得买个辣椒酱的人家,还真不多。
指望新产品大爆,那也不现实。
要知道,李信前世的“老干妈”,那也是在90年代以后,才红火起来。
所以,要想赚大钱,就别想着赚咱们老百姓的钱了,搂老外的钱,那才是王道。
新厂的工作步入正轨后,李信重心重新回到学习上。
蝉鸣六月,暑气蒸人。
京大某教授办公室,顶上的大吊扇“哗哗”地转个不停,带起阵阵凉风,吹散燥热的暑气。
李信从李昌清手上接过一沓厚厚的图纸,期待问道:
“教授,你觉得我设计的这款发动机怎么样?”
图纸上是他最近倒腾出来的一款发动机的设计稿。
这可不是后世那种随便一个本科生就能弄出的简稿。
李信弄出的设计稿相当详尽,各个零件材质、参数一个不缺。
可以说它的可实现性非常强。
当然,凭空设计这稿子,李信也没那能力。
图纸上的设计稿,是他在后世一款三蹦子发动机的基础上,进行的简化。
系统中,那些之前搁那吃灰的图纸,他提取了一部分。
别说,这玩意儿是真有分量,仅仅是一个三蹦子发动机的图纸,就有厚厚的一沓。
为了弄出这东西的简化版,差点没把李信给累死,好在结果似乎不错。
对面,李昌清抿了口茶,笑道:
“你小子真是个天才,虽说只是一款最简单的单缸二冲程发动机,倒也给你设计的有模有样。”
“还有需要改进的吗?”李信又问。
“相当成熟的设计,虽说它的排量只有50cc,功率不足五马力,性能平平无奇,但是它也有优点,那就是方便生产。
不得不说,这设计真的不错,参数详尽,可操作性也强。
不过这真是你一人弄出来的?
你小子那么有钱,这玩意儿不会是你花钱请人弄的吧?”
李信嘿嘿一笑,比了比手指,道:“只借鉴了一点点,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出自我手。”
“你小子别高兴的太早,想要制造发动机,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,弄出设计稿,那只是最简单的一步。”
李昌清泼着凉水道:“剩下的打造沙模、浇铸、打磨和装配等工序,才是最难的。
这可不是你脑袋一热,凭着一腔热情就能制造出来的,没有相应的工业基础,无异于难如登天。”
李信微微一笑,信心十足道:
“我还等着教授你来帮我呢,你放心,我就是用钱砸,也要砸出一条生产线来,把发动机,甚至是汽车给生产出来。”
“有志气!”李昌清抚掌一笑,道,“那老头子拭目以待......”
和李昌清交流的太过投入,等到李信离开办公室,并和关小关会合,已是傍晚。
“爷,您聊得可真够久的,这都几点了,今天晚上的晚宴还等着您下厨呢,您怕是早就忘了吧?”等了良久的关小关好似个小怨妇,嘟嘴抱怨道。
捏了捏她满是胶原蛋白的漂亮脸蛋,李信微笑道:
“别担心,和朱老他们都是熟人,用不着那么见外,再说现在天还没黑,完全赶得上,
上车,坐好,咱们出发!”
李信背着媳妇,蹬着二八大杠,一路疾行,等到达帽儿胡同的大院,也才六点多点儿。
停好自行车,越过前院,两人径直来到正房堂屋。
此刻,关大爷和朱老头俩老头分工明确,边对照着一张图纸,边修理一张紫檀方桌。
在俩老头不远处的一张圆桌旁,还坐着个年轻女人,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机械类书籍。
女人身材娇小,看着不足一米六,留着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,长得不算惊艳,属于那种越看越耐看的类型。
而且她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厚厚的圆框眼镜,倒是给其平添了几分知性。
一进堂屋,关小关打着招呼道:“爷爷、朱爷爷,我们来了!”
俩老头闻言,马上放下手上伙计,那边,年轻女人也好奇地投来目光。
“哟,你们小两口可算来了!”
朱老头站起身来,因为是第一次见面,他当即给李信和年轻女人相互介绍道:
“这是李信,小关的未婚夫,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。
小李,这是我女儿静文,刚刚留学归来。”
“文姨好!”李信礼貌问好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